学校传染病防控小知识
一、什么是传染病
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、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。
传染源:在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,并可将病原体排出的人和动物,即患传染病或携带病原体的人和动物。
传播途径:指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后,再传染给另一易感者之前在外界环境中所行经的途径。一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可以是单一的,也可以是多个的。如呼吸道传播疾病、肠道传播疾病等。
易感人群: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。或者理解为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。学生就是多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。
二、学校常见的传染病是哪些
流行性感冒、水痘、流行性腮腺炎、感染性腹泻、手足口病、猩红热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。
三、为什么传染病患病期间不能上学
由于学校机构的特点:人群聚集、容易相互传播、密切接触(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)及学生的特点:个体的免疫力较低、自我防护意识差 、学生的卫生习惯,综上所述传染病患病期间上学容易造成疾病传染。
四、学校常见传染病隔离期限参考
审核:肖昌华
供稿:疾控科 张辉梅
编辑:健教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