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味松花蛋,让人欢喜让人忧
近期我市食源性病例监测报告提示,食用“皮蛋”引发的食源性疾病风险增高。
皮蛋是夏天餐桌常见的菜品,但是随着气温上升,因吃皮蛋发生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风险也越来越高。沙门氏杆菌生长的理想温度是20°C-37°C,夏季是这种细菌生存的大好时节,肉、蛋、奶、禽等高蛋白动物性食品是沙门氏杆菌的重灾区,特别是皮蛋非常容易就让沙门氏杆菌“全面占领”。因此皮蛋在拌好后最好在1-2小时内吃完,如果食用后出现腹痛、清水样腹泻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很有可能就是感染了沙门氏杆菌,应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需要注意的是,传统工艺制作的松花蛋含铅量较高,这是因为其制作过程会用到氧化铅,这种物质会起到密封效果,能让松花蛋表面的小孔堵住,从而阻止强碱进一步与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。随着工艺进步,2008年后,国家出台了松花蛋新标准,规定了其中铅的限量值(0.5mg/kg)。如今,正规厂家制作松花蛋已经开始使用“无铅工艺”,也就是利用氯化锌或者硫酸铜代替氧化铅,在减少铅含量的同时,也可以起到封住洞孔的功效。
购买松花蛋要通过正规途径,选择包装完整、表面灰白、黑斑少、无裂纹的产品 。松花蛋应放在温度较低的阴凉通风处,保存时间不要超过一个月,剥开的松花蛋最好在两小时内吃完。如果松花蛋的蛋白呈浅绿色,闻着有恶臭味,说明变质了,不能食用。